紅軍將領王爾琢簡介 王爾琢妻子及子女
2020-07-08 20:02:56 歷史 獵歷史 1204°c
A + A -紅軍著名將領王爾琢圖片
王爾琢簡介
王爾琢(1903年1月23日-1928年8月25日)又名蘊璞,湖南石門縣人。中國工農紅軍優秀指揮員,為保衛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。1928年8月25日,在江西崇義思順墟追擊叛徒時,英勇犧牲,年僅25歲。2009年9月14日,王爾琢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。
生平經歷:
1903年,王爾琢生于湖南省石門縣官橋村一戶小康人家。從13歲起,王爾琢開始在村里讀私塾,后入當地官橋國民小學、縣立高級小學讀書。1920年,入湖南高等工業學校附中就讀,開始閱讀進步書刊,接受革命思潮,初步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。1920年7月,考入湖南省甲種工業學校,參加過進步學生運動。
1924年5月,王爾琢與鄭洞國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。1924年秋,在周恩來的培養和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25年1月,任國民革命軍營長,參加二次東征。1926年夏,王爾琢隨部參加北伐戰爭。先后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三師黨代表、東路軍先遣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團團長。
1927年7月,王爾琢隨周恩來奔赴南昌,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七十四團參謀長,秘密從事起義前的準備工作。8月1日,參加南昌起義,任起義部隊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四團參謀長。率部在南昌郊外德安車站繳獲了張發奎警衛營的全部槍支,并將部分士兵編入起義部隊。
1928年1月,朱德發現王爾琢不失為一位將才,破格任命王爾卓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參謀長,為當時最年輕的指揮官之一。王爾琢以出色的軍事才干,為朱德出謀劃策,在郴州創建了革命根據地,一舉取得了“湘南暴動”特大勝利。井岡山會師后,王爾琢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參謀長兼第28團團長,協助毛澤東、朱德指揮五斗江、草市坳和龍源口等戰斗,王爾琢為保衛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,贏得了“飛兵二十八團”的稱號。
1928年5月4日,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成立時,被任命為軍參謀長兼第十師二十八團團長,后當選為中共紅四軍軍委委員和中共湘贛邊特委委員。
王爾琢之死1928年8月25日,擔任前衛第2營營長的袁崇全,脅迫、欺騙1個步兵連和1個迫擊炮連叛逃。王爾琢聞訊后立即率警衛排追趕。當追至江西崇義思順墟時,王爾琢努力做叛逃官兵的工作,兩個連的官兵又回到了革命隊伍中。而王爾琢卻遭袁崇全開槍射擊,英勇犧牲,年僅25歲。
王爾琢妻子簡介
鄭鳳翠(1902年—1988年):王爾琢妻子名叫鄭鳳翠,比王爾琢大1歲。1902年8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石門縣距王爾琢家5公里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,兩人自小就訂了“娃娃親”,1923年農歷八月二十八日,王爾琢與鄭鳳翠成親。然而他們在一起僅僅生活了3個多月,王爾琢便離家別妻赴黃埔軍校就讀。臨別時,王爾琢對已經懷孕的妻子說:“生兒是你的靠,生女是你的伴,生兒取名摘祚,生女取名桂芳”。后來鄭鳳翠為他生下一女,鄭鳳翠得知丈夫王爾琢犧牲的消息后,擦干眼淚,挑起家庭重擔。
1988年農歷六月,85歲的鄭鳳翠去世。家人清點遺物時,在一個首飾盒里發現了60粒杏仁,這是鄭鳳翠對王爾琢犧牲60周年的紀念,同時也表達了她對王爾琢的懷念之情。
王爾琢子女簡介
王桂芳(1924年——1945年):王爾琢的女兒。1924年9月30日,鄭鳳翠生下一個女兒。按照王爾琢臨行前的交代,給女兒取名桂芳。1945年秋,已經20歲的王桂芳因患上膽囊炎,離開人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