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的故事:李時珍是怎么死的
2020-07-20 19:25:56 歷史 獵歷史 461°c
A + A -李時珍采藥圖
后來李時珍因為醫術高明被楚王聘請,李時珍當時已有重修本草書籍的想法,認為去楚王府任職對重修本草書籍有幫助便答應了。在楚王府的期間李時珍解決了很多疑難之癥,還救了楚王兒子一命,得到楚王的尊敬。
后來恰逢朝廷選拔各地的名醫,李時珍便被推薦進宮為太醫,在太醫院李時珍閱讀了大量珍藏的古醫書籍,見到了罕見的藥材,大長見識,為他日后編修書籍很有幫助。在宮中的李時珍便向皇帝呈上奏折表明重修本草書籍的想法,但是不被皇帝采納,加上對名利本無興趣,李時珍便辭官歸鄉。
回去的李時珍潛心研究本草,志在重修書籍,于是他花了三十年的時間,足跡遍江南,行萬里路,不畏艱辛完成《本草綱目》這一著作,還有《頻湖脈學》等其他醫學書籍,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。
公元1593年,李時珍病逝,享年七十六。
李時珍的畫像
李時珍在他父親的指導下閱讀了大量書籍,增長了更多實踐經驗,大大提升了他的醫學水平,李時珍也正因為這樣才發現眾多關于本草記載書籍的缺陷和錯誤,開始想要重修本草書籍。
李時珍的醫術越來越高明,因此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認同,一次李時珍治療好了楚王府世子的疾病,僅用三服藥便讓他人都束手無策的疾病治愈,得到楚王的欣賞。因此名聲大震,后推薦進宮。
李時珍在宮中雖然只呆了一年,但是其醫術還是得到皇帝的肯定的,有一次皇帝為了考驗其醫術讓他僅用一根線給皇后看病,但是卻不是將線的另一端綁在皇后的手上,第一次是綁在非生命的物體,第二次是皇上的脈搏上,均被李時珍發現不對。李時珍因此得到皇上的贊嘆,稱其醫術了得。
李時珍塑像
在閱讀各種本草書籍的過程中,李時珍注意到很多關于本草的介紹只有注明藥草的名字,但是沒有記載藥草的外觀和性能,李時珍認為這樣并不能幫助更多醫學者和患者。加上當時藥材混亂,書籍又記載不清,導致一位藥鋪店員抓錯藥給病患,致使病患死亡。
李時珍便開始有了編修一本完整的本草書籍的念頭,為了可以造福更多人也能幫助更多醫生學習以便更有效的治愈病患。于是三十來歲的李時珍便開始背起背簍,穿著草鞋,帶上紙筆和弟子開始他長途跋涉的實地考察生活。
李時珍在路途中經常翻山越嶺,進入深山雨林,不僅路途艱辛還常露宿野外,但是李時珍一直沒有放棄,認為現在的辛苦換成為百姓造福是非常值得的。因此他不僅修改了之前錯誤的本草記載,還加入很多新發現新元素,為世界的醫學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。
李時珍怎么死的
李時珍是歷史上杰出的醫學家,出生于醫學世家,幸得其父指導,年過二十的李時珍方能在醫學上進步那么大。李時珍對醫學的興趣從小便有,對父親治病之術的耳濡目染加上自己的天賦和好學,李時珍的名氣很快就上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