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dd id="3uwyn"></dd>
      <dd id="3uwyn"></dd>

      歡迎訪問歷史隨心看

      歷史趣聞雜談 揭秘紅樓夢 中國歷史 抗戰歷史 歷史紀錄片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歷史> - 正文

      歷來國庫虧空,不是打百姓的主意,就是打商人的主意

      2021-02-02 09:00:32 歷史 歷史網 150°c
      A +  A -

      [教義和虧空] 記得有一句古裝戲的臺詞: 歷來國庫虧空,不是打百 姓的主意,就是打商人的主意。

      這話道出了歷史實情。

      很多人迷信儒家教義,比如海瑞,然后更多的人膜拜他。

      如果海瑞從看守地方升任朝中大員,負維持朝政之責的時侯,他會不會變得跟張居正一樣,開始要打“主意”了呢?在歷史上,一個王朝國庫虧空是必然事件,采取措施扭轉入不敷出的財政狀況,這關系到王朝的生死存亡。

      諸多改 革和變法就這樣出臺的,比如張居正的一條鞭法,就試圖重整田畝人丁,擴充稅源。

      儒家的教義能當飯吃嗎?答案是不能。

      從紙面上的理想到現實中的實踐,可說是不可以以道里計,完全走形。

      所謂行仁政、愛民如子的儒家口號,終究只是口號,首先體 制上和技術上通通做不到。

      一個注定膨脹糜爛的王朝,不找百 姓想辦法,它又怎么能活下去呢。

      所以,口號喊得越響亮,搜刮便越勤密。

      那些主 政者病急亂投醫,慌不擇路,誰還會在乎草芥之死活。

      他能做的,只不過是盡力不讓吃相暴露于天下人面前,讓人看穿了他們本是豺狼的真實面目。

      歷史隨心看,分享好看歷史


        選擇打賞方式
      微信贊助

      打賞

      支付寶贊助

      打賞

      標簽:

      精選評論

        

            


      猜你喜歡
      亚州A片AV

        1. <dd id="3uwyn"></dd>
          <dd id="3uwyn"></d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