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愈與柳宗元比較有何不同
2022-12-21 16:08:42 歷史趣聞雜談 lIczh1 215°c
A + A -柳宗元與韓愈同為唐朝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和文學家,提倡過古文運動,提出的有關教育方面的觀點,具有很多共同點,同時也具有差異性:
(1) 柳宗元與韓愈教育思想的共同點
①在人性觀和教育作用上,二者都把人分為三個層次。韓愈根據“性三品”說,主張對中品的人,可引導他向上品靠攏,也可引導他向下品靠攏,這部分人存在著被改造的可能性,教育對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著重要的作用,這部分人又占社會的大多數。柳宗元也把人性分為三個層次,由于“上智”與“下愚”不移,所以,他認為教育就是要把“有賢人之資”的“中人以上”的人,培養成為“內可以守,外可以行其道”的賢者。兩者含有封建思想中命定論的觀點,從天生不平等性來論證了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。
②在教師觀上,兩者都提倡尊師重道,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。針對當時教師的待遇差,加上受佛學和玄學的影響,所以社會風氣不提倡拜師交友的狀況,他們對這種不良風氣進行了批評,著重強調教師的關鍵作用。兩者都將師道的觀念付諸于實踐中,在具體的教學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。
(2) 柳宗元與韓愈教育思想的不同點
①在人性觀和教育作用上,韓愈主張“性三品”說,性之品有上、中、下三個層次,情的品級也分三品,且與性的品級相對應。上品的人“動而處其中”,情感表現自然適度;中品的人“求合于中”,情感表現雖然有時候過分,但力求自然適度;下品的人“直情而行”,情感表現沒有控制。韓愈認為“上者可教,而下者可制也”,從天生不平等性來論證了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。柳宗元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“賢者”(或稱君子),根據儒家傳統思想把人分為三個層次,認為教育就是要把“有賢人之資”的“中人以上”的人;培養成為“內可以守,外可以行其道”的賢者,柳宗元的教育目的是與他的“以德安民”的治國主張密切相關的。
②在教師觀上,韓愈認為教師的基本任務是以傳道為本,以授業、解惑輔佐之,把“道”作為衡量和選擇教師的根本標準,認為可以師者,不在于其年齡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,而在于其懂得“道”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。韓愈認為師生關系是平等的,應該“相互為師”,沖破了漢代重師法家法的舊框框。柳宗元繼承了儒家教育的優良傳統,提倡尊師重道,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,提出“舉世不師,故道益離”的觀點,不重視教師就是不重視教育,不重視教育,就不能培養出合格的管理人才,沒有合格的管理人才,社會就不能穩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