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陽修與范仲淹誰大?
2022-12-28 10:00:03 歷史趣聞雜談 用戶4033929602154 810°c
A + A -歐陽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號醉翁,晚號六一居士,漢族,出生于綿州(今四川綿陽),籍貫吉州廬陵永豐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學家。
范仲淹(989年10月1日-1052年6月19日),字希文,蘇州吳縣(今屬江蘇)人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學家,世稱“范文正公”。
當然是范仲淹大,比歐陽修年長18虛歲。
范仲淹、歐陽修兩人經歷非常相似,范仲淹兩歲喪父,歐陽修四歲喪父,都曾寄人籬下,經過苦讀,考中進士,入朝為官。
范仲淹比歐陽修大18歲,入仕也比歐陽修早。歐陽修曾評價范仲淹說:“公少有大志,每以天下為己任。”
可見,歐陽修對范仲淹是很推崇的,歐陽修也將范仲淹作為自己為官從政的榜樣——即為官從政必須“以天下為己任”,為國家、為人民謀利,而不是為自己謀官謀財,追求一己私利。
當范仲淹被貶官時,歐陽修與尹洙、余靖因為替范辯護而被驅逐出朝廷,被人看成是“黨人”,并產生了有關朋黨的議論。
為此,歐陽修寫了《朋黨論》一文進獻給皇帝。
他認為,君子因志同道合而結為朋黨,小人因私利而結成為朋黨。小人喜愛的是官位和私利,當他們利益一致時,互相勾結而成為同黨,但他們爭權奪利,勾心斗角,爾虞我詐,因此沒有真正的朋黨;而君子恪守的是道義,奉行的是忠信,愛惜的是名節,他們因“為國為民”的相同志向而同心同德,始終如一,他們是真朋黨。——這等于公開承認,他們是朋黨,只不過是君子的真朋黨而已。
因此,當范仲淹改革弊政,實施“慶歷新政”時,歐陽修大力支持,積極參與;而當以夏竦為首的反對派攻擊革新派為“朋黨”,導致范仲淹、富弼、韓琦、杜衍等人相繼以朋黨的罪名被免職時,歐陽修痛心疾首……
因此,這也就不難理解,歐陽修可以與范仲淹一同被貶官,卻拒絕一起升官;范仲淹也堅辭歐陽修為其爭取的宰相之職……
——因為他們之所以成為朋黨,不是因為追求私利,而是因為志同道合,是君子之交。